8月8日,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开赛,由大连理工大学设计建造的“24·35宅家”太阳能住宅亮相本届大赛。我校团队历时20天左右时间,自主设计建造出一座近150平方米的独...
8月7日,历时近6个月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在南京圆满落幕。大工学子共斩获4项国家级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最佳创意奖1项,同时我校还获得了本届大赛的最佳...
8月6日,第24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线上决赛成绩正式公布,由我校创新创业学院李胜铭、刘洋老师指导的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和机械工程学院的于沆佑、唐华奕、邱世豪三名同学...
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以来 3500余名大工师生 奔赴祖国各地 深入基层一线 走进乡村街道 在社会课堂中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让青春年华在为祖国、为人民的...
近日,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由我校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尤好、软件学院王硕、化工学院刘炳纲(指导老师:范永刚)组成的团队,斩获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Outs...
2021年度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由教育部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共同组织评选,我校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船舶工程学院教学成果“‘赛教融合、校企...
4月16日-17日,第46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亚洲区域赛在昆明以线上方式举行。来自开发区校区的江雨桐(软件学院)、李冠霖(软件学院)、濮凡轶(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三位同学组...
3月26日至28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历时2年,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等层层激烈角逐,最终我校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
近日,经管学院2018级博士生庄燕玲的研究成果荣获智能货运研讨会(Smart Freight Symposium)首次颁出的2021年度最佳学生论文报告奖,该奖项也得到加拿大Smart Freight Center网站、麦克马斯...
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布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2018级本科生森巴提·叶冉获评服务标兵。该项活动是由中央宣传部等十五...
为全面落实市校协同“1+2+N”医工交叉发展规划战略部署,实现高水平医院与我校医工交叉深度融合,11月19日至20日,医学部部长曲鹏、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部长覃开蓉带队,先后到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签署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医学部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签署共建“眼科医学与转化创新中心”协议。中心将发挥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专长,结合三院眼科的临床实践经验,加快推进医工交叉深度融合,努力建成国际前沿、国内一流的眼科治疗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中心。医学部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签署共建“妇女儿童健康研究中心”协议。中心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妇女儿童健康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推进学校新医科建设,为保障区域妇女儿童健康带来更多福祉。两所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医学部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的合作进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中心将依托医学部在科研领域的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发挥两家医院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及区域研究中心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为高校与医疗机构协同创新的典范
11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主办,我校生物工程学院、分子识别与成像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中国生物材料学会血液净化材料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在大连国际金融会议中心举行。全国血液净化材料领域科研、产业及临床专家学者共计60余人参会,并围绕血液净化材料的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和临床应用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会上,血液净化材料分会首任主委、四川大学副校长赵长生教授通过视频致开幕词,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血液净化材料分会主任委员、我校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贾凌云教授代表第二届委员会向参会委员作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一年以来血液净化材料分会在扩大行业影响、会员服务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出分会的进一步工作重点是推动团标立项、进行学术交流和举办科普活动。大会设置特邀报告、邀请报告等专题报告共17个。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史振伟教授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尹良红教授从临床专家的视角,聚焦临床问题,明确临床需求,介绍了我国血液净化技术及相关医疗设备的发展现状。四川大学梁洁教授介绍了我国创新医疗器械的发展历程和监管要求。贾凌云教授、天津工业大学陈莉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贺超良研究员、天津大学张雷教授、复旦...
近日,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宋永臣教授团队在晶体热物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11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纳米受限空间内压力调控的旋转客体显著抑制甲烷水合物热传导(Pressure-regulatedrotationalguestsinnanoconfinedspacessuppressheattransportinmethanehydrates)”为题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袁诚阳,通讯作者为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宋永臣教授、杨磊副教授以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JohnS.Tse院士。低导热材料在热电转换、热防护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实现晶体材料低热导率的有效方法是在结构中引入静态/动态混乱度。例如,二维层状材料的混乱堆叠、三维晶格中迁移/扩散的原子/离子等均能显著抑制热传导。然而,上述方法通常依赖于特定的晶体结构或化学键,亟须探索更具普适性的晶体热物性调控方法,以指导超低导热材料的设计和开发。研究团队从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独特的主-客体结构中获得灵感,提出了利用客体分子旋转增强晶格混乱度,并通过强化主-客体耦合以有效降低晶体热导率的方法。通过晶格压缩(3~60GPa)实现了填充冰甲烷水合物(MH-Ⅲ)中客体分子旋转动力学的灵活调控,系统揭示了客体混乱旋转对晶体热输运的影响规律...
为不断强化学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强化学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学校干部队伍赋能计划整体安排,11月10日至16日,党委组织部(党校)选调39名教工党支部书记,其中“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33人,赴厦门大学、古田、瑞金开展第六期教工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锚定一融双高,调研厦大党建,拓展党务工作思路视野培训班一行首先赴厦门大学开展深入座谈调研,厦大党委党建办公室主任葛郝锐致辞欢迎。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建工作示范点、全国及福建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建办公室负责同志分别向培训班介绍了厦门大学以“三个双重”为主线、“四个融合”为路径的“一融双高”融合理念,以及“三个重点”“三类平台”“三项机制”“三个文化”等具体工作举措,并与学员就“如何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事业发展”“如何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如何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帮助学员拓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思路,汲取“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建设经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拓展工作视野、提高工作能力。探访革命圣地,走进红色故都,用红色文化涵育党性修养在革命圣地古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建筑与艺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及乡村振兴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靠前指挥、提前谋划、组建队伍,精准对接基层需求,从细微之事着手,做好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实事。提前布局构建责任落实体系《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专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跃升”,为此,学院党委牵头谋划“如何用专业服务社会”,基于学院在“历史街区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方向有着较好的前期基础,结合学院提出“要在辽宁振兴中发出建艺声音”的目标,学院将社会服务的方向对接到“乡村振兴”和“历史街区保护”,明确党委牵总、支部牵头、党员带动的责任落实模式,组建了两支“乡村振兴服务队”“历史街区保护服务队”。精准对接主动开展攻坚行动学院党委主动对接服务的县级、乡级党委,就“需要什么”“如何解决”进行前期交流。环设专业师生纵向第一党支部、学院行政教工党支部联合牵头,由学院党委书记常亮亲自带队到辽宁省朝阳...